av一道本,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,亚洲艹逼视频,黄色视屏av,亚洲在线观看av,黄色一级在线,91视频在线国产

赫山3起典型案例曝光,家里有孩子的速看!
2024-07-31 10:09:45          來源:湖南法治報 | 編輯:楊紹銀 | 作者: | 點擊量:8313         

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郭莎莎)暑假期間,益陽市公安局赫山分局反詐中心監(jiān)測發(fā)現(xiàn)多起針對未成年人的電信網(wǎng)絡詐騙案件,被騙數(shù)額從幾百元至數(shù)萬元不等。多數(shù)為詐騙分子以贈送免費皮膚(道具)為誘餌,或以被騙人員涉嫌違法犯罪需要配合警察(律師)調查為名,引誘被騙學生通過視頻聊天的方式,操作本人或家長手機向詐騙賬戶轉賬。為提高人民群眾尤其是未成年人識騙防騙能力,現(xiàn)公布三起典型案例(以下均為化名):

2024年4月21日20時許,12歲的夏某報警稱刷快手被詐騙。經(jīng)查,夏某使用其媽媽的手機刷快手時,看到一條視頻可以送“超凡先鋒”游戲皮膚,添加對方QQ好友后,對方得知其為未成年人,向其發(fā)送一 條冒充警察抓小孩的圖片,恐嚇其如不配合將罰款30000元并連累家長判刑三年。夏某不敢告訴家長, 只能按照對方要求下載騰訊會議APP,共享手機屏幕并按照對方要求操作,將自己媽媽銀行卡、 微信內的錢轉給對方提供的私人賬號,共計被騙41928元。

2024年6月12日14時許,14歲的曹某報警稱被詐騙。經(jīng)查,曹某在家中用媽媽的手機玩游戲時,發(fā)現(xiàn)自己被拉入一個陌生QQ群,群主稱添加QQ好友可領取禮物,曹某按照要求在群內添加陌生QQ好友后,對方要求曹某填寫個人信息,隨后告知曹某為未成年人,會導致賬號出現(xiàn)風險,需要提供監(jiān)護人的銀行卡號及驗證碼方可解除風險。曹某便將媽媽手機綁定的郵政銀行卡及手機驗證碼告訴了對方,隨后該銀行卡內的16709元被詐騙分子轉走。

2024年7月18日8時許,12歲的黃某在家中刷快手時, 添加陌生QQ號碼,對方得知黃某為未成年人后,稱自己是北京市公安局民警, 并稱黃某若不配合,其父母將被抓起來坐牢,如不想父母坐牢就必須配合他們處理,黃某因害怕選擇同意。隨后,黃某按照對方的要求,拿到媽媽的手機,用自己的手機通過QQ與對方視頻,并將手機鏡頭對準媽媽的手機,隨后曹某按照對方的指揮,將自己媽媽的微信賬號及驗證碼告知對方,并更改了微信的支付密碼,隨后其媽媽的微信被他人登陸,微信內的19759.09 元被轉走。

專盯未成年人的詐騙

針對未成年人的電信網(wǎng)絡詐騙事件,形式多樣,手段隱蔽。不少家長認為我家孩子只是上上網(wǎng)、玩玩游戲,怎么會被騙呢?

殊不知網(wǎng)絡詐騙黑手伸向未成年人,詐騙陷阱就在我們身邊!未成年人易被騙的詐騙手段有哪些?父母應該怎樣做?我們一起來了解……針對未成年人的電信網(wǎng)絡詐騙

主要有四種:

一、免費皮膚“大陷阱”

宣稱免費贈送游戲裝備,再通過“激活費、認證費、驗證費”騙取未成年人錢財,誘導孩子用家長手機進行轉賬操作。

二、紅包返利“殺魚盤”

詐騙分子通過短視頻網(wǎng)站、聊天工具等渠道發(fā)布紅包返利虛假信息,誘騙未成年人入群,隨后以手續(xù)費、轉賬費、紅包費等多種借口來進行詐騙。

三、“防沉迷”騙錢財

以“解除游戲防沉迷限制”為由,通過屏幕共享等手法,欺騙未成年人獲取其親屬微信或支付寶賬號及支付密碼來騙取錢財。

四、假明星發(fā)“假福利”

誘騙未成年人加入粉絲群,以打榜等名義進一步實施詐騙,不法分子經(jīng)常以加入“明星粉絲QQ群”為誘餌,聲稱完成任務可領取禮品或明星簽名,誘導未成年人進行轉賬或刷單。

反詐小貼士


電子游戲快樂多,網(wǎng)上交友便利多,互聯(lián)網(wǎng)絡套路深。處在成長階段的孩子不應被詐騙分子傷害利用,希望家長多多關心孩子的動態(tài),常態(tài)化正向溝通、交流、引導,避免孩子和家庭陷入此類騙局中。

警惕伸向未成年人的電信詐騙黑手,需要做到“四不輕信”和“兩個保護”:

1.不輕信任何宣傳收費破解防沉迷系統(tǒng)的消息,不與陌生人私下交易,不隨意進行轉賬充值等操作。2.不輕信“免費領取”“大額返利”等說辭,尤其是當對方提到轉賬時需提高警惕,及時告知父母以防受騙。
3.不輕信網(wǎng)絡上所謂“無門檻”“高收益”的兼職廣告,要求先付款后入職皆是騙局。
4.不輕信網(wǎng)絡上故意搭訕的陌生人。不輕易添加陌生人為好友,被拉入陌生群時應立即退群。
5.家長要看管好個人手機和支付賬戶,設置好開機和打開軟件的密碼,防止孩子使用自己手機轉賬付款。
6.家長和學校要加強教育和監(jiān)護,提高未成年人反詐意識。引導孩子適度上網(wǎng),加強對孩子反網(wǎng)絡詐騙知識的灌輸,提高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識和甄別能力。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涉及金錢往來時,一定要多加甄別,也要多問問長輩,以免上當。同時,家長們平時也要對子女加強教育,在假期引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,提高他們的自我防范意識,以應對復雜的網(wǎng)絡風險,要注意引導孩子正確管理和使用自己的零花錢,謹防上當受騙!

再次提醒:

安全永遠第一!

請保護好自己!

緊繃防范之弦!

遠離詐騙之害!

責編:楊紹銀

一審:楊紹銀

二審:伏志勇

三審:萬朝暉

來源:湖南法治報

關于我們-商務合作-法律聲明-聯(lián)系我們
廣告熱線:0731-84802118 湖南法治報官網(wǎng)ICP備案號:湘ICP備19000193號-3 版權所有:湖南金鷹報刊社有限責任公司《湖南法治報》 未經(jīng)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